在澳洲创业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容易躺赚吗?
- 2025-04-10 17:38:51
- 13
你知道吗?2024年有30%的新手在澳洲创业第一年就亏掉至少5万澳元。他们踩的坑,可能正是你即将面对的致命陷阱。别慌,今天咱们就扒开澳洲创业的华美外衣,聊聊那些老移民不会告诉你的生存法则。

第一步:选赛道比努力重要十倍
总有人问:"中餐馆现在还赚钱吗?"这么说吧,墨尔本CBD的中餐馆倒闭率去年涨到25%,但隔壁越南粉店却活得滋润。记住这个公式:刚需+差异化=稳赚不赔。
举个例子,悉尼某华人把火锅和奶茶店开在一起,结果利润率比传统中餐馆高。再看布里斯班小哥,用二手面包车做宠物接送服务,日流水轻松破千。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什么?解决本地人的具体痛点。

危险行业 | 替代方案 | 原因分析 |
---|---|---|
传统服装店 | 二手奢侈品寄卖 | SHEIN已占35%市场份额 |
低端代购 | 特色食品反向代购 | 奶粉利润从30%降到8% |
小型旅行社 | 移民咨询服务 | 电子签证普及冲击传统业务 |
第二步:注册公司这些坑千万别踩
"注册公司不就是填个表的事?"去年1.2万家企业就栽在这个想法上。有个真实案例:老王花1500澳元注册了有限公司,结果发现年审费要276澳元,还不如先做个体户。
重点来了:

- 个体户:适合清洁、送餐等轻资产生意,但赔钱要卖房抵债
- 有限公司:责任有限但年审费高,适合中大型项目
- 名字查重:千万别用百度翻译起英文名,去年有家"Golden Chicken"快餐店被动物保护组织投诉到倒闭
还有个冷知识:GST注册千万别拖!悉尼某奶茶店开业三个月就被ATO罚款8000澳元,就因为营业额超7.5万没及时注册。
第三步:启动资金不够怎么办?
"10万澳元能在悉尼开店?"别笑,真有人做到了。墨尔本某留学生用5000澳元启动的亚洲零食代购,现在月入3万。秘诀就三点:
- 轻资产模式:先做预售再进货
- 社群运营:在妈妈群做精准营销
- 合规底线:哪怕再小也要买公众责任险
这里有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学某些人用学生签证全职创业。去年移民局突击检查,光墨尔本就遣返了20多个"学生老板"。
第四步:和Local打交道的潜规则
在澳洲做生意不会social?分分钟被排挤。记住这三句救命英文:
- "Mate, what do you reckon?"(问建议显尊重)
- "Fair enough!"(避免正面刚)
- "Let me check with my accountant"(万能拖延术)
有个真实故事:珀斯某五金店老板坚持用这三句话,两年内把local客户占比从30%提到70%。反观某华人超市,因为老板总说"这个你不懂",开业半年就倒闭。
第五步:税务红线碰不得
"少报点税ATO查不到?"去年悉尼某中餐馆老板这么想,结果被罚得倾家荡产。记住三条保命法则:
- 员工时薪:绝对不能低于23.23澳元
- 养老金:晚交一天都可能被罚
- GST计算:必须单独列明,不能含在售价里
这里有个冷门技巧:用Xero记账软件自动备份交易记录,遇到查税能省下80%沟通时间。
第六步:新时代的破局密码
现在最火的生意是什么?把中国模式嫁接澳洲资源。比如:
- 塔州牛油果做成冻干零食直邮中国,利润率65%
- 帮local品牌运营抖音国际版,月服务费5000澳元起
- 墨尔本某火锅店用直播"后厨透明化",三个月抖音涨粉10万
但要注意:做跨境生意必须搞定三证——出口许可、中国海关备案、TGA认证。去年有批保健品就卡在海关三个月,直接过期报废。
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
见过太多人把国内那套"灵活操作"带过来,结果被罚得连机票钱都没有。记住:在澳洲创业,合规比聪明重要,慢就是快。先花三个月摸清规则,比盲目开干强十倍。
还有个独家观察:真正赚钱的老板,每周三下午四点都在咖啡馆蹲着。不是他们闲,而是这个时段最容易偶遇供应商和潜在客户——在澳洲,咖啡杯碰撞的声音里,藏着真正的商业机密。